24小时 非洲龙虾睡拢成都上餐桌
2017-02-21
首度入川的非洲龙虾个头不小。
成都空港已聚集五大指定口岸,通关效率不断提高——
2月14日下午,一批非洲龙虾飞到成都,与成都市民见面。这是非洲龙虾首度入川,从国外打包到国内市场,全程不超过24小时。
成都空港口岸效率的提高,让越来越多海外的海鲜产品能更快抵达老百姓的餐桌。
□四川日报记者 罗向明 文/图
非洲龙虾首度入川一路“睡”过来
这批龙虾来自全球第6大渔业公司南非OCEANA。从国外到成都,虽然乘坐飞机,但依然会面临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旅程,如何让长途跋涉的海鲜保持新鲜?
供应商曾维丹以泰国的白对虾为例:这些虾在普济岛被打捞上船后,就会用冰块降温“麻醉”,使之处于休眠状态,以减少对氧气的需求,以及杜绝“虾伙伴儿”们在路上打架受伤。抵达成都后,一升温,睡着的虾们又苏醒过来,活蹦乱跳。“这批非洲龙虾同样也是‘麻醉’休眠后抵达四川的。”
当天,还有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三文鱼也从成都空港口岸进境。曾维丹告诉记者,该批三文鱼每条约重6公斤,总重3吨左右,于13日凌晨从澳大利亚墨尔本起飞,经过21个小时的航空旅程,当天晚上便抵达了双流机场。
据悉,成都空港口岸正式获批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以来,成都已成为继北上广之后的第四大三文鱼进口口岸。如今,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拓展,成都空港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已承担了国内三分之一进口三文鱼的进口和销售。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蒋黎旺介绍,目前,成都空港已聚集种苗、药品、冰鲜、食用水生动物以及水果等五大指定口岸,成为中西部空运指定口岸门类最齐全、设施最完备的区域。
聚集五大指定口岸居中西部榜首
为了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管委会还通过优化通关流程,提高货物通关效率,把海鲜的存活率提高至70%,货物通关成本还降了一半。“开通口岸是基础,最终货物的流通才是根本。”蒋黎旺介绍,为了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尽可能减少进出口贸易货物通关的阻碍,他们一方面积极协调海关、国检等口岸联检部门,深入实施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推进机场安检前置,提升通关时效;实施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服务,提升通关效率,降低冰鲜水产品等进口货物的时间成本;同时,加快实施政府购买空港口岸理货、转运、安检等公共服务,优化作业流程,全面提升空港口岸的运行能力。
去年,成都空港口岸建设成效显著:共监管航油及普通货物进出口货运量33.5万吨、同比增长13.8%;货值达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成都空港指定口岸进出口量2100余吨,货值约2000万美元;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共监管货物170余吨,监管货值接近1.7亿美元;空港国际快件中心共处理快件90余万票,货重约5800吨;在巩固并提升药品、种苗、冰鲜水产品及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的基础上,获批并开通水果指定口岸。
今年,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双流将以“西南地区示范性指定大口岸”为发展战略基础,加快规划建设检验检疫集中查验监管区和进境指定口岸商品展示直销平台,打造功能齐全、验放快速、高效稳定服务和管理信息化的成都空运进境指定口岸服务中心。
同时,充分依托水果、种苗、冰鲜水产品等5大指定口岸,引进上海佳农、雨润、景尚汇等进出口贸易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充分挖掘空港口岸潜力。